
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。
作為國內較早開展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研發和示范應用的地區,京津冀通過建設氫走廊、強化氫供給、推進氫技術研發,串聯起北京的研發創新優勢、河北和天津的氫能供應及應用場景優勢。氫能產業鏈正在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。
氫走廊
打通物流“大動脈”
董俊嶺是一名氫能重卡駕駛員,記者6月23日晚上撥通他電話時,他剛剛完成一趟津冀“氫之旅”。
“我今天早上到天津港裝載礦粉,在港區直接加滿氫氣,隨后從天津出發,途經滄州、衡水,最后抵達邯鄲武安的鋼鐵產業園。” 董俊嶺介紹,返程時他也沒有空車返回,礦粉卸貨后,給車裝滿焦炭,當天再拉回天津榮程集團的鋼鐵廠區。
這條“天津港—邯鄲武安”的線路,只是京津冀區域內眾多氫走廊之一。此前,京津冀已落地一批氫能高速場景,服務港口整車運輸、汽車零配件運輸、煤炭和焦炭運輸、外貿集裝箱運輸和家居用品運輸等場景綠色轉型。
氫走廊并不只限于高速路網,不少企業依靠“鐵路+公路”新模式,構筑區域內綠色物流“大動脈”。
北京中棟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中棟新能源)是北京建工市政路橋建材集團下屬企業,其一項重要業務就是跨省原料運輸。
近兩年,為了實現全鏈條綠色運輸,中棟新能源開始嘗試“鐵路運輸+氫能重卡”組合運輸方式。砂石料從河北省、內蒙古自治區裝箱,而后沿京包、錦承等電氣化鐵路抵京。在大紅門、雙橋貨場分揀后,再由氫能重卡運往集團各主要瀝青混凝土攪拌站,最終用于首都重要項目的道路建設。
根據國鐵集團發布的《2024年統計公報》,截至2024年年底,全國鐵路機車擁有量為2.25萬臺,其中內燃機車0.78萬臺?!斑@意味著國內超過三成的機車仍在燒柴油,也說明鐵路裝備綠色轉型擁有巨大潛力。”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前不久國內軌道交通行業首次氫能研討會在我市舉行,這釋放出氫能機車正從試點示范邁向規模化應用的信號,也標志著京津冀軌道交通“氫”應用駛入“快車道”。
氫供給
構建區域綠能“補給網”
據不完全統計,在京津冀區域內注冊登記的載貨汽車超300萬輛,年貨運需求總量約占全國的14%。燃料換氫被認為是解決載貨汽車排放問題的關鍵,因此氫能的供給顯得尤為重要。
“我們氫能母站二期項目去年投產,計劃每年新增氫氣供給7000噸,是目前京津冀區域內最大的車用氫氣供給站?!碧旖蚋郾6悈^企業天津新源氫能有限公司總經理聶家波告訴記者,加氫母站一期項目年產能1600噸,已實現滿產滿銷;二期項目產能利用率也接近八成?!按饲埃覀冎饕ㄟ^移動撬裝裝置為客戶加氫,12小時可供氣1噸。當前,我們正在區域內規劃商用加氫站,一座加氫站每天可加氫6噸?!彼f。
除了工業制氫,水也能制氫。在我市津南區葛沽鎮,蔚藍的天空下,大片光伏板平鋪在水面上,魚兒則在水下歡快暢游,這是榮程集團光伏綠電水電解制加氫站。
在這里,水面光伏發電作為電源、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后的中水作為水源,產出綠氫供氫能重卡使用,副產品氧氣應用于鋼鐵生產。全過程不浪費一滴新水,還可實現廢水和二氧化碳零排放。
“我們這幾年逐漸將柴油車替換成氫能重卡,截至2025年6月底,累計投運氫燃料電池汽車800輛、投運加氫站12座、制取綠氫561噸、運輸貨物4647萬噸、行駛里程4189萬公里。依托氫能重卡的零碳運輸模式,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3.9萬噸。”榮程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今年早些時候,科創板企業億華通發布公告,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定州旭陽氫能100%股權。這筆交易引發市場關注的原因在于,億華通是國內首家實現“A+H”股(既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,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)上市的氫燃料電池系統企業,而定州旭陽氫能則是當前京津冀區域內最大的氫能供應商。
市場人士分析指出,若這一重磅資產重組成功落地,將重塑京津冀地區的氫能供給格局,為區域內氫能產業鏈的加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氫技術
破解氫能車輛“里程困局”
在天津港各堆場穿梭的重卡物流車、在北京大街小巷行駛的冷鏈配送車、在河北張家口嚴寒酷暑中運營的公交車……京津冀三地隨處可見氫能車的繁忙身影。
與電動汽車駕駛員普遍存在的“里程焦慮”類似,氫能車駕駛員也曾受車輛續航能力不足、加氫時間過長等問題困擾。但如今,這一局面已得到大幅改善。
“我們與吉利遠程等氫能產業頭部企業聯合開發的氫能重卡,最大續航里程達700公里,可有效支撐省際長途干線運輸?!睒s程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,這款200千瓦氫燃料電池重卡在車身自重、能耗、續航等核心指標上均居行業前列,已成熟應用于京津冀區域內的港口、礦山、鋼鐵、化工、園區及氫能運輸通道等多種場景。
中關村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孫浩天表示,京津冀氫能供應和燃料電池產業的產業鏈已基本貫通,眾多企業從中受益,涌現出北汽福田、億華通、中船派瑞等一批領軍企業。以億華通為例,其依托北京的技術優勢開展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、測試和制造;在河北張家口建設綠氫項目和燃料電池生產基地;聯合天津的重點企業拓展應用場景……京津冀氫能產業協同已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基石。
《京津冀先進制造產業鏈協同發展報告2025》發布人、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沈體雁認為,京津冀氫能產業鏈發展勢頭良好,在全國氫能產業戰略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。未來,三地需進一步強化政策落地,提升產業鏈群治理能力,加大關鍵技術研發力度,優化空間格局,推進創新鏈、產業鏈、資金鏈、人才鏈深度融合,著力提升氫能產業科技創新能力,短板補鏈、優勢延鏈、前沿構鏈,驅動氫能產業集群爆發式生長。